庞茂琨|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艺术的殿堂

庞茂琨

现任: 四川美术学院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系教授
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系主任
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艺委会委员
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理事
返回

《呼唤沉睡之灵—庞茂琨的艺术经历》

作者|王林发布于:2009年12月16日

  曾几何时,我们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躁动:残酷无情杂以多愁善感、感官刺激加上伦理更新、喧嚣与曲折、牧歌和裸体、床头枕边的悄声细语与来自远古的狂呼乱叫--这一切构成了新的文化氛围。 在古典艺术沦落为月份牌,庸俗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一个画家要坚守古典情怀,又要保持精英状态,实在很难,尤其是在架上艺术渐处边缘的今天。 因此,描述庞茂琨的艺术经历是一种探讨,重要的问题是:生活于当代的艺术家如何利用古典的艺术资源。 Ⅰ 克制的忧伤:静态与深沉 庞茂琨的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作品和四川美院的乡土风有关。以85时期研究生创作为代表,他画了好多彝族题材的作品。和原来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相比较,他无意在苦涩凝重的形象中去反思社会问题--"我想我仅仅是一个画家,无心无力担当改天换地的责任"。和同时代人的自我表现与观念直述相比较,庞茂琨没有形式反叛的冲动,而且反对形式与情感结合的表层化--"如果艺术家仅仅表现这个外表,那么就会流于肤浅的浪漫主义,无非是哭哭笑笑般的欢愉或感伤"。 庞茂琨创作倾向中的崇高和唯美,使他自然靠近古典精神。他笔下的彝族形象,精致而自足。他很少画男性,那些彝族少女大多面容姣美,表情平静,悄然流露忧伤,但如同圣像一般超然而又矜持。 画家的兴趣首先在对动态的把握,他的好几幅代表性作品是以动作来命名的,如《扬》、《捻》、《织》等等。他善于抓住人物动作中优美而又庄重的倾刻,把它们凝固在画面上:不是去暗示动态过程,而是把动态直接表现为静态,仿佛人物本来就是在瞬间中凝固的塑像。通过这种静穆化的处理,画家改变了对象的现实性,使它成为一种表情;同时,又克制表情的个人化,使之趋向圣洁与纯净。 庞茂琨的作品流畅而温馨,他比许多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家更注意色层的丰富和色彩的细腻。人物面部的光感婉约而抒情,仿佛置身在暖日的笼罩中。其背景或者如图案,通过冷暖对比以烘托人物(《苹果时节》),或者如布景,景物深远却又与人亲近(《静静的溪流》),即便是那些虚幻的空间,离人远去,也充满缓缓柔情(《扬》、《寂静的日子》)。 庞茂琨重视作品的和谐,主张主客体统一,这本身就是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他特别强调两者在深层次的融汇,一方面意欲超越事物的琐碎与残缺,另一方面也企图摆脱内心的庸俗和混乱。但这一切,在古典艺术中体现为神性的光辉和天道的显现,对当代艺术家而言,上帝死了,作为信仰的神明和天意而今安在?已经个体化的当代人及其艺术家,能够不脱离当代文化情境又始终滞留于古典心理么?在这里,假定古典绘画有拓展个人风格的无限可能,是令人怀疑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古典主义早已坠入红尘,成为惯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只有精神的前卫性即精英意识,才能塑造当代的庄严。 Ⅱ 温馨的寂寞:日常与飘忽 出于对古典语言的热爱,庞茂琨拒绝新潮;但要在乡土题材中塑造当代的庄严,实在勉为其难。一方面他不甘自陷于商品化陷井;另一方面他又受制于学院环境。1991--1996年是他创作中的过渡时期,也是他在精神上比较彷徨的时期。 放弃理想主义,转向生活题材,庞茂琨开始画室内景:静物和家人--人物即便置身户外,也同样沉静而寂寞(《投在沙漠上的影子》、《彩虹悄然当空》)。这种日常化倾向,使艺术家有可能去体会平淡无奇但真实具体的人生,不致使自己在精神回忆和对象美化的过程离现实太远。 一些新的因素开始出现在画面上:直线构成和人物的组合(《室内悠趣》)、硬性切割和不完整构图(《屋角》、《床前灯》)、僵直姿态与清晰的边缘线(《春》、《初夏》)、弥漫的灯光与写意的抒情性(《微灯》、《寻常的日子》)以及人体和饰物的观念性联系等等。甚至,他还画了不少风景和静物,其绘画方式亦有多种尝试。看得出来,庞茂琨在对传统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技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亦在苦苦探索古典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语言和当代人文体验的关系。 此一阶段的作品,以表现温馨的家庭生活为代表。灯光或柔光下的人物,其形象不再象早期作品那样实在而突出,色彩也不再是那样浓烈、厚重。画家以一种平常的心态,随意的笔触,描绘笔下的人物,悄然陈述着寂寞与孤独。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注入优雅文静的诗意,以抵制消费时代的瞬逝与平庸;另一方面,他又为宁静和温暖所困扰,流露出莫名的寂寥和感伤。画家似乎有一双"寻寻觅觅"而又无所归依的目光,徘徊于窄小折转的居室,偶然停留在熟知而又陌生的人物身上。 这种在精神上不能聚焦的状态,使画家不再执着于对象,也不再执着于某种画法。精神相对于生活的游离与飘忽,可以说是庞茂琨诗意化的自我观照。通过这种观照,庞茂琨开始从古典主义理想化审美中返回当下,从学院主义语言束缚中返回自我。他在寻找和探索中渐变,几多困惑,不无犹豫,但在平和之中却是坚忍的。 Ⅲ 朦胧的庄严:局部与其实 1995年,庞茂琨赴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进行学术访问,1996年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国际艺术交流展。在此期间,饱览西方古今艺术大师作品。这段经历对于正处在探索过程中的庞茂琨来说,无疑十分重要。回国以后,他认真清理自己的思路,毅然转变画风。 首先是做减法,从古典绘画语言完整、完备、完美的要求中蜕出,尝试用简炼、直接的方式作画。他似乎以个人方式重温了古典绘画的历史演变(从理想题材到日常生活,从完整统一到分散极端),这对于一个决心在今天的庸俗文化中保持庄严的画家而言,是一个必要的经历。古典语言的当下转换,其基本要点,一是个人化,也就是艺术家作为个体对古典语言体系加以分解和抽取;二是现实化,不是旧瓶装新酒,用古典语言叙述生活事实(这种叙述所遵循的不过是惯性意识形态的要求),而是让形式本身成为当代人文化心理或精神心理的象征,不管这种形式是独创的还是挪用的。 庞茂琨的新作造型模糊,意象朦胧,这是一种语言方式,也是一种心理方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的人体和面像,隐喻着人在今日文化中的某种状态,既亲切又含混,既真实又恍惚。在多种多样、迅速消费的文化时尚和思想观念之中,我们的确难以看清他人也难以看清自己。所以,庞茂琨笔下的人不再是一个整体,一个可以完全把握(抑或把玩)的对象。他的画越画越大,人却越来越局部。这种超常放大的局部,一方面弥漫着肉体气息,另一方面笼罩在光耀之中;一方面以饱满构图产生逼视感,另一方面又以其模糊性保持心理距离;一方面人物表情强烈而激动,另一方面轮廓周围色晕环绕又显得温暖柔和--画家把片断化和神圣感、感官化和精神性、情绪化和亲和力交织起来,用单纯的方式画出,既表达了艺术家深藏于心的人文主义温情,亦表达了他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体验,更表达了他对人的尊重爱惜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向往--由此,庞茂琨重返理想主义。 尽管庄严已变得朦胧,但艺术仍然扞卫着精神的高贵,个体化并不等于市俗化乃至市侩化,人的精神追求也不会因为庸俗文化来势凶猛而断绝。艺术(起码是其中一部分)作为精神精英文化,有权利反省现实和质问现实,也有权利提示现实中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更有权利去追求精神的高尚、思想的深刻和感觉的丰富。甚至可以说,只有在这样的追求中,个人的生长才会开辟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古典艺术起码在两个方面给当代以启发:一是精英意识,二是精神期待,唯一需要的只是注入当下的生命的真实--生活的、文化的、心理的和精神的真实。 从这个角度来看庞茂琨的近作,我认为他是一位出色的当代画家,而一切关于艺术意义的讨论,都是从"当代"这两个字中生发出来的。                                                             1998年12月2日                                                           于四川美院桃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