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泉
现任: | 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理事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
美协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艺委会委员 | |
中国壁画艺委会委员 | |
一级美术师 |
高泉在当代中国画坛的位置是十分独特、无可替代的。他一直以雄健的气度描绘大海,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共振”,堪称艺坛独步。高泉笔下的海与一般海景画不同,它使人警醒,使人振奋,远离萎靡与凡庸。他的画在视觉审美之外,使观众浮想联翩,思索人与“天”(宇宙、自然)的关系,“艺”与“道”(精神、信仰、理想直至所谓“终极关怀”等等)的关系。以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十分有限的个人,用简单的画笔表现出如此浩瀚雄浑的自然气势,既是对人的智慧、精神力量的实现和高扬,又是对“天”(自然)的赞颂和敬畏。
占据地球表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是最平凡、最单纯、又最变化无端的绘画题材。在它面前,绘画的种种程式,线性透视、解剖、比例、丘壑、皴法……都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显得十分幼稚,最基本的原因是大海的极端单纯中蕴含着不可捉摸的变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只有在奔流激荡中才可能领略这种“自由的元素”的性格和力量。而在它最具变化、最显动荡,即最“自由”的瞬间,人们是很难心平气和地做审美观照的。高泉正是从这种角度想象和表现大海。大海、天宇、云霞是他作品的主角,艰难而又勇敢地出没其间的人和海鸟则是配角。但正是这些“配角”的生命状态的投射,赋予大海“情节”和感情色彩,使作品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韵致。在创作构思上,想象的成分超过了客观再现的成分。高泉说:“我画的海洋不是我看到的海,而是我心里的海。”何谓“心里的海”?那就是风云激荡,变幻无穷,永无休止的海,是风暴即将来临和风暴刚刚过去的海。它时而深沉、凝重而神秘,时而温柔、轻快和明朗。刘勰论诗文的创造与意象,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高泉作品所表现的“情”和“意”来看,他显然是倾心于海的深沉和神秘,即使是晨光微熹的明朗,明月初生的静谧,也是于宁静中蕴含着庄严,宁静中孕育着永不休止的动荡。那是一种沉默,激动、震荡和抗争之间的间歇与休止。当我们把高泉描绘大海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列来欣赏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画家心绪的起伏,思想的发展,像乐曲由引子到呈示,展开,发展,经过高潮,回到徐缓再现的结尾。而大海的浩瀚深沉,则是高泉作品的第一主题。即使是那些淡雅如同水墨的小画,也透露着深沉的精神力量。
在新旧世纪之交,常常听到对时下美术创作欠缺精神性的感叹。所谓精神性,实际上是一种力量,思想、信仰、情感和生命的力量。美术作品缺乏精神性,并不是艺术技巧或者艺术风格问题,它反映着创作者的生存状态和他对生命的理解,反映着他对艺术的态度。所以精神性不是招之即来的东西,它需要培养修炼,需要一个适合其发展的氛围。艺术作品的精神力度源于丰实深厚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司空图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将“雄浑”列为第一品,有“返虚入浑,积健为雄”之说。他是强调创作者的精神状态对于取得作品雄浑气度的重要作用。高泉强调自己笔下的海是他“心里的海”,恰好证明了艺术家精神修养对于创作的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