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森
现任: | 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理事 |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 | |
中国美协会员 | |
广西美协理事 | |
广西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副主任 |
普遍讲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及艺术创作,开始懂得差别的重要和有意识地摆出个人的课题方向及表达方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不可否认,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间,中国美术家及作品中的集体性有目共睹,显而易见。尽管80年代以后,张扬个性,质疑苏俄方式及写实独大的声音,曾随着相应的一些现代性创作出现于美术界,但是相对于整个国家的艺术生态而言,这些声音和行为,均是以另类、反叛的身份、音调而囿于弱势群体里,从体制到艺术家个体,艺术创作的个人性远远没有成为一个时代的共识与主流。所以很大一批随着新中国成长过来的艺术家基本上是过了不惑之年,才选择并走上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我就是基于这个背景的识度来看谢森的。 谢森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重视造型基础,自己也练就了很扎实的造型能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与另一位教员在学院里合办过一个旨在呈现课堂习作和课外写生研究成绩的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展。这个阶段的习作成果一方面证明他在踏进画坛数年后,在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和基础性的造型技艺上补了课,另一方面他接受多年的苏俄造型基本功概念已开始随着整个中国文化对现代欧美的开放、接触而稍有改变。 不久,“八五”思潮震荡画坛,正处于苦思变革阶段的谢森很自然地成了其中的赶潮儿。他与几位在广西画坛上人气正旺的青年才俊们组织了一个名为“开始画展”的现代艺术展。整个画展中的作品追求和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模式,其思想、状态的冲动显而易见。此时谢森作品中的那些变形、晦涩的画面表达,与他在前几年展出于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主题性写实作品《红水河的建设者》相比,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型和突破。 如前所述,谢森与几位同道一样,在这个短暂的阶段里,也只是改变了自己旧有的固习,使自己的追求和理念进入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新空间。也正因为是初次走出集体性的思维境地,所以各式各样的另类表达都被急切地挪到自己的画布上演绎了一遍。于是,几十幅作品中,便呈现了好几种风格、手法的追求或实验,还不可能上升不到一个集约的、方向性的创作层面。但其中有一张用大写意薄涂法挥就的《矿工》,画的是一个构图饱满、头戴探灯的矿工大头像。联系着后来谢森的追求变化,这个满脸黑暗,惟有一孔亮光的画面处理,似乎是一个预设的伏笔,注定要让谢森在未来的艺途上与光的研究和表现连在一起。事实上,《开始画展》中谢森的七八幅作品,就有两幅寻光内容的画作。这种暗调微光的处理方式的确与1987年画《远雷》和1991年画《夕阳》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连带性的形式过程。不同的是,《远雷》以降,这种凝重的微光氛围,谢森已经是采用了更为厚重的层层胶着的欧洲传统透明技法来表现,与1986年“开始画展”时期的抒情表现风和直接画法判若两样,完全走向了一个更为讲究制作、注重媒材美感的方向。 在保持由透明画法所带来的非直接画法的画肌美感的同时,谢森对光影的形式美感及精神内涵的进一步认识,则是从1993年画水中人体系列开始的(如画册中的《白日梦》),后来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在这个近十年的探索期里,除了1996年画的《有影子的自画像》外,其余的作品均自觉、充分地利用了广西地域资源的感觉因素,将亚热带光照下的海天水色、崇山峻岭和民族风物描绘成一个个光影斑剥、富于构成变化的趣味图像,凸现了强烈高调的南方视觉经验。 从气质上讲,谢森是优雅、唯美、抒情的,而且有诗和散文的表达情性。因而湖广粤及西南一带常见的巫鬼文化和恣野张力与他的生命性格相去甚远。于是才有这般系列的水中人体的启动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任凭油色中光影形式和趣味不断的演绎。谢森爱海,海也给他创造了很多光影照射的种种美感,从而激发出他的表现欲。在他近十年的以光影为课题方向的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创作中,以海水、沙滩、蓝天、白云为元素的图像是占了半数的。大凡在海水或游泳池里戏耍过的人,都会程度不同地有过在潜泳状态中感受那种水波透光、鳞鳞灿动的视觉经验,谢森确是妙用了这种经验,将迷朦于水中且受阳光照透的鳞鳞光影表现出种种有趣的图像。这种发现和景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均是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史上没有人做过的。顺此,谢森再将这种水与人的关系发展到观念的层面,于1997年画了海边游泳的人群系列,由单人画到了群像,由女性画到了男性,由柔美画到了木纳……这个过程又持续到了1999年。 不可否认,谢森的抒情天性自有个人的讲求趣味的一面,但也更多地包含着敏锐的现实关怀和精神诉求。从1982年画《苗山十月》以来一直是这样的。面对外部世界的变迁,他除了玩足自己喜欢的光色斑影的艺术趣味外,倒是很在意思考绘画者及作品的社会角色究竟如何这一本质的问题,也就是说,绘画在整个社会的进程中是有自己的声音和态度的,而不光是愉悦人的视觉这么一个简单的功能。于是,新千年以后,他将其表现视野转到了都市及现代化的南方语境上。一反过去光影形式的表现方法,而用平光逆照的效果,在2002年创作了《高速公路旁的风景系列》,继而又在第二年画了《南方日记系列》。这批新作至少传达出了两个有关谢森创作的新信息:一是光影减弱,代之而来的是光的普照形式,这使得他的语汇运用更贴近了自然的状态;二是题材的大空间扩展,走向了都市观照的时代层面。加之画面尺寸的增大,也带来了谢森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从未有过的新颖和视觉冲击力,将谢森原有的光研究和光表现方向引到了一个新层面。也是在此基础上,谢森于2004年画出了新作《收获甘蔗》。这幅布满阳光穿透力和高调耀眼的巨构,再度显示了谢森对光对南方对新语境的深度认识。看来,谢森又迎来了一个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