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田|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学会-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艺术的殿堂

吕品田

现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美术观察》主编
博士生导师
全文化宣传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国
返回

以民俗建设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作者|吕品田发布于:2009年06月12日

“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所描述的这段历史,总让中国人感到屈辱,也因此激发多少仁人志士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事业。如今,因为强大的缘故,谁也不敢像当年那样明火执仗地欺负中国了。然而,西方世界的“文化殖民”,却始终没有中止它的征略。借助物质优势和强势话语,西方价值体系已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其势之下,非西方民族文化既遭到外力的冲击,又受到内部滋生的文化殖民意识的干扰。 百年来,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付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但是,面对西方世界的物质优势和强势话语,国人坚持自身文化立场的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动摇,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社会心理对文化建设构成严重的干扰。受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我们的文化建设始终存在一些认识谬误和方式方法上的缺陷,以至于像文革“破四旧”、“移风易俗”那样,把中国文明视为落后文明,把民族文化当作替罪羔羊,干了不少破坏本土文化生态环境的蠢事。随民俗机制的毁坏与失落,文化建设偏离了民族化发展轨道。这种文化上的“水土流失”,使得曾经生机活泼、花繁叶茂的民族民间文化植被日趋枯萎。如今,那些曾经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就像《天方夜谈》里的故事,显得遥远而怪异。一些“洋迷信”、“洋习俗”、“洋仪式”或“洋礼节”,反倒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地风靡华夏,被时人迎奉为当代文明时尚以至“高尚生活”准则。 风非不可移,俗非不能易。但风俗的移易从来是顺应文化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种种自贱自毁式的“移风易俗”,加上国际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外力冲击,让我们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深感忧虑,进而会为民族的文化生存捏一把汗。因为,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存在,对于包括民族民间艺术的整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民俗是民族文化贯彻社会生活的机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表征和传承延续方式,是激发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文生态空间。作为历代相沿而积久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民俗文化最能凝聚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悠久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长期以来,人们依俗安排生产生活,按照岁时节令周而复始地举行祭祀、祈禳、庆祝、婚丧、迎送、游乐等丰富多彩的仪式和活动,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接受所蕴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伦理观等社会文化意识的教化和影响。交融着各种艺术的节俗活动,不仅使生活充满乐趣和生机,更重要的是造成文化心理上的“期待”和“回味”,不让岁月淡化、消磨了人的社会意识。现在,除了作为国家法定节日的春节外,其它传统节日已淡出当代社会生活,节俗的文化功能相应失落,依附于它的艺术形态也随之凋敝。中国素为礼义之邦,一直重视礼治和仪礼之制。从本质上说,礼是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的社会伦理道德,是以德治国的实践形式。中国民间风俗浓厚的礼仪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礼制、仪节的讲究。而作为政治文化的礼的制订,往往依据社会流行的风俗,以至会形成“俗而礼,礼而俗”演变,并因此产生良好的德治效果。可是,我们今天却根本忽视民俗礼仪的德治作用。 对于复兴中华文化的战略目标来说,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当代文化建设的要务,文化保护不是封闭或固定某些认识和行为,关键而根本的是,要造就能够不断生发文化民族化认识和行为的人文生态环境,使民族文化成为主导当代社会生活并与时俱进的活文化。人类文化经验告诉我们,民俗机制是这一切的切实保障,如果没有一系列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方面的民族习俗以及相关的节日,保护民族文化或文化民族化便会落空,便会成为“无土栽培”或“温室培育”。“子日: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强调民间生活是精英文化的源头活水。当代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需要“下降”到社会基层,需要靠民俗机制和民众努力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复兴。通过民俗的影响力,增强大众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维护民族文化的发展基础。 今天,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党中央也郑重提出“以德治国”。相信这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起到根本的促进。为贯彻“以德治国”,促进民俗礼仪建设,我们应重视传统节日和节俗,譬如是否可以考虑增加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日,并对这些重要的节日以及乞巧节、寒食节、重阳节等其它传统节日作依俗的安排和引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制订系统的公民礼制仪规,譬如婚礼、寿礼、丧礼、出生礼、成人礼、入学礼、就职礼、交往礼以及服制等等,以期在国家礼制框架里形成以伦理道德为纪纲的健康民俗。由此,作为表情、象征、纪念、勉励、祝愿之“仪式”或“礼物”的民间艺术,将获得生态的发展空间,并发挥超越物质价值的人文教化作用。 在充满竞争的国际格局中,国家文化战略的旨归是要扞卫民族的文化生存,这是任何一个不甘失却文化身份和文化支撑的民族所必须努力的。民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现实表征,还是抵御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避免民族文化被人为外力逐出现实生态系统的文化手段。民俗建设迫在眉睫,应该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进入当代文化运作体系。百年文化苦旅,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懂得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意义,而共产党人所发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音,则明确无疑地表示出一种基于文化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先进思想。值得欣慰的是,政府业已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对走文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意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有文化保护的觉悟和热情,还要有相应的战略意识。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是单一门类、单一品物的收藏性保护,而是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或者说,是民族民间文化在文化民族化发展道路上的发展。因此,要避免那种一哄而上、急功近利的“收藏性破坏”;更要杜绝借保护之名,招商引资、开发商业的“破坏性建设”。     积极而长远的文化保护工作,要从民俗建设开始。   发表于《美术观察》200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