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阅读:526发布于:2009-10-26 13:15 作者:中国美术馆
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原本是欧洲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的传承,但在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的百年历程中,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也一直占据着主流,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从某种特定意义讲,中国当代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的艺术水平,标志着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的艺术成就,也象征着艺术家在艺术上的造旨。因此,众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无不以“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为归宗,从而创造出大量的艺术精品。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具有古典意义的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一直被屏蔽在现代艺术的幕布后面,尽管如此,中国写实画派仍然抱着既定的宗旨,用他们喜爱的写实语言方式,继续追求造型结构和色彩的完美,并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表达着自己那诗人一般的浪漫情怀……
说起中国写实画派的历史,最初是由艾轩、扬飞云、王沂东,发起成立了“北京写实画派”,当时共13人,后来陈逸飞加入其中。在接受陈逸飞的建议后,于2005年3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写实画派”,这支队伍,也由当初的13人扩大到30人。他们是:艾轩、杨飞云、王沂东、陈衍宁、徐芒耀、何多苓、刘孔喜、尚丁、袁正阳、郭润文、王宏剑、朝戈、张利、龙力游、夏星、李士进、王玉琦、徐唯辛、郑艺、翁伟、忻东旺、庞茂琨、冷军、殷雄、石良、李贵君、张义波、朱春林、王少伦、及陈逸飞(已故)共三十人。
这支队伍,集合了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创作的精英,真可谓是蔚为壮观。纵观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陈逸飞的作品,画面中弥漫着淡淡的、略带些忧伤的宁静,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画家运用西方绘画技巧,赋予作品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以西藏山水、人物为题材,在当代中国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画坛享有盛誉的艾轩,始终用含蓄手法,借人、借景为依托,巧妙地把孤寂的诗人一般的抒情与神秘感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乡土写实主义的画家群中,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使得他的画一直充满了生命力。而杨飞云,则是用纯正细致的古典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语言,向人们展示他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的美,从而也注定了他成为中国当代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中的代表性画家。透过王沂东的作品,我们领略到的是他在对西方古典绘画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之时,又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营养,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题材大都来源于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一情一景,一人一物,都来自沂蒙山区,看似简洁,简洁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生活与艺术底蕴。陈衍宁的艺术,却是跨越了文化与历史,蕴涵一种宇宙的永恒的信息。一直坚持民族传统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今天,写实主义已为美术界重新接受,并在众多方面向美术爱好者再现其恒久的魅力。他的写实带着一种敏感,一种对于表现浪漫主义世界观特微的敏感。而他对光与透视的无懈可击的处理,他那具有震撼力与想象力的构图,以及他对所绘客体神韵的洞悉力,都在告示人们:这是一种坚实完美的审美结合,一个跨越空间的视界。
尽管中国“写实画派”风格各异,但从最初成立的宣言和作品中,我们还是能够感知到,他们主张的都是自己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坚持从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语言的‘本源’和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内涵的‘本质’,吸收西方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精华,融入本土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始终遵循着这一线路,走过了五年的风雨历程,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新兴市场买家最感兴趣的艺术家,成为中国本土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市场的主导者。不算陈逸飞曾经保持的中国当代画家拍卖最高成交记录,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近几年的拍卖成交价格都是稳中求升。艺术市场的观察人士评论说: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市场的本土艺术品味,这是从土地、人情世故和政治社会更迭中产生的生活认知,也就是说,他们用他们的作品,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种种缅怀和追忆。从个体到团队,“写实画派”对于中国艺术,都极具建设性。
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所有的艺术家们都在经受着新旧价值观、文化观的激烈震荡,面对社会与市场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艺术家们的绘画观念和艺术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值此之际,“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既表明了画展所展示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揭示了“中国写实画派”的“精神与品格”,努力从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上,揭示中国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的发展。
展览的艺术性、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基本特征清晰可见。而这次展览也将是中国当代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由此可看到中国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发展的灿烂远景,将引导中国写实厦门市油画产业协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展览名称: 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 2009.10.26至 2009.11.10 12:00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展览场地: 1、2、3号展厅